灰烟飞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33章 第 133 章(1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知府衙门的后堂, 沈青辰把谢文元叫了过来, 仔细询问他元江府亩产粮食低的原因。

谢文元据实以答,亩产量乃是根据整个元江府的粮食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例算出来的,元江府田地不少, 可是全府产的粮食总量却很少。究其原因, 乃是因为白莲教。

云南是白莲教在全国范围内一个重要的根据地,而元江府则是白莲教在云南的根据地。

徐延当权,以致官官相卫, 吏治混乱,百姓被一层层盘剥, 日子就过得不好。在朝廷已经庇护不了他们的情况下, 他们自然会在心里上寻求其他的庇护。白莲教据说信奉阿弥陀佛, 是个半僧半俗的秘密组织, 正可以为处在水深火热的百姓提供心里庇护。

不过这个组织并不安分, 经常给朝廷和官府找麻烦, 自然不会让人在土地上安心生产。很多人加入了白莲教, 一心只知信奉祷告, 或是参与“起义”, 从而放弃了耕种。很多地无人开垦, 久而久之也就荒废了。所以将整个元江府的粮食总量与田地总量相比,得到的亩产量自然就会变得很低。

可以说,青辰来到的这个云南省元江府, 不仅仅是远和偏, 还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。

在这个白莲教徒聚集的地方, 身为知府非但要治理普通百姓,还得与白莲教斗智周旋,在这一点上,任何人都无可回避。能治理好这个地方的人,必须有着非凡的才智,有耐心,有毅力,而且内心坚定不会因利益而动摇。放眼整个朝廷,能够管理好这个地方的人并不多,而青辰恰恰是其中的一个。

元江府只是云南省的一个府,如果任其照目前的形势继续发展,则整个云南可能很快也要变成元江府,再下来,就是整个大明。

宋越身为阁老,对于这点看得非常清楚,也非常深远,所以他必须在元江府的问题还能解决的时候,就果断地把它解决。

这就是青辰到云南来的原因——他相信她能够做好。

谢文元说完了大致的情况,然后就摇摇头,“白莲教的队伍日益扩大,这两年来,不耕作的人越来越多,荒废的田地也越来越多了。”

前任知府有心改变这个局面,派官兵对白莲教镇压过,也放下面子与他们相谈过,然而软硬兼施却都不管用。他曾许诺他们的首脑,如果他说服教众回归田地,他便会给他们免去一定的税赋。

免税,这对于一位知府而言,已是他能拉下的最大的面子,以及权力范围内最大的让步了。

可就算是这样,形势也并没有好转。因为白莲教的人本来就不守规矩,早就都是逃税漏税的专家,对于这个许了等于没许的承诺,他们自然不会放在心上。所以这位知府最终没能成功,在最近一次的交涉中,他甚至还不幸丧了命。

青辰听着,眉头已是蹙起。

“他错了。”她边思索边道,“本末倒置了。”

谢文元疑惑地看着她:“府台大人的意思是?”

“因果倒置,又怎么会成功呢。”青辰不紧不慢道,“元江府如今的局面,表面上看来,因在白莲教,果在粮食产量不高,实际上却正好相反。”

“他的精力不该放在白莲教身上,现在还不是找他们谈判的时候。白莲教的教众本身就是我大明的百姓,只有看到其他百姓们都吃饱穿暖了,让他们看到了希望,他们才会真的愿意回归田地。所以,眼下我们首先要解决的,不是白莲教,是粮食。等粮食产量上去了,白莲教自会找上门来,我会坐在府衙里等着他们。”

谢文元听了顿感恍然大悟,心只道这位沈大人果然才智非凡,心思澄明,一眼便已洞悉了全局。怪不得宋阁老会举荐她到这里来,挽救百姓于水火。

“是。”谢文元颔首答,“请府台大人示下,下官定当尽心竭力。”

“前几天听你们汇报时,提到了一个叫袁松的人。”青辰边在记忆中搜索,边道,“听说此人擅于种粮。”

她记得以前学历史的时候,书中的小字注解里提到过此人的名字,他写了一本关于粮食的书,叫《袁氏农书》,而历史证明了这本书的重要性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