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烟飞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一百七十九、一世尘缘半缘孽,及尽繁华一掬…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人生旅程就在匆匆而过的一段段风景中走到了暮年,就像我们从未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看清楚一样。

匆匆而过的我们只不过是一粒粒不起眼的沙子,被风吹进了别人的眼睛里,催使着痛苦悲伤的我们流下几滴泪水。

坐在副驾驶上的我,此刻再从侧面欣赏着戴着墨镜开着车的肖瑶。

虽然她还是那么美丽动人,同样飘逸的长发,同样俊俏的脸庞,以及同样英姿飒爽的妆容,但是不同的是我再也不止是单单欣赏她的美了,而是在寻找一个路径,重新走进她的心里。

一样地,我曾经的无知,差点让我们侧过身去,相互错过。

幸好,我还来得及。

肖瑶已经把她的那粒沙子抛向了空中,而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一定要做那个迎风吹的男孩,让这粒沙子掉进我的眼睛里,我要为肖瑶流下最珍贵的泪水。

从长春出发的我们,刚开始肖瑶还有说有笑。
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剩余旅程的渐渐缩短,有说有笑的肖瑶渐渐地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愁云密布的她,静悄悄地开着车。

一路上的风景一闪而过,我从未踏足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,对于肖瑶来说,却是再熟悉不过的故乡。

故乡里没有故人迎。

我想此时肖瑶的心里肯定是心事重重,很不舒服。

我伸出手,轻轻地抚摸了下她放在身旁的右手,侧过脸去看着她,轻声安慰道:“瑶瑶,咱们马上就要到了。你不要太悲伤了啊!有我跟崔阿姨陪着你,你一定要坚强起来。”

此刻,我知道我再多安慰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
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,在重新走进自己的童年,走进回忆里的时候,旁人是很难体会到这此间的滋味的。

俗话说的好,父母在,故乡才是家。

父母不在了,故乡只是心中一片永远触及不到的云,它高高漂浮在头顶,只能仰望着流泪,却不可能再回去了。

此刻的肖瑶,面对着熟悉的街景,熟悉的山川河流,熟悉的牛羊马群,还有熟悉的家乡口音,心里想的已经不再是这是她的家,而是故乡。

自从汽车进入内蒙古境内后,肖瑶就没再多说几句话。

汽车上连续播放的音乐,虽说不上能够体现肖瑶此刻的心情,但是不同的人生通过歌曲的演绎,让肖瑶更加悲伤。

我看着肖瑶默不作声,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,只是默默地陪着她一起看着远处匆匆而过的风景以及牛羊。

远处山坡上虽然已经积满了雪,但是牧羊人还在顶着寒风游荡在荒秃秃的山坡上,守着自己的牛羊,把生命装扮的很简单。

人这一辈子,该有的不该有的,都在简简单单中化为繁复无有。

独自坐在后座的崔阿姨,一路上一直在断断续续地鼓舞着肖瑶,安慰着她这个伤痕累累闺女。

崔阿姨虽说是我们的长辈,但是她此刻根本就像是个大姐姐一样,就像呵护小妹妹一样,不住地为肖瑶排解忧愁。

接近700公里的车程,在下午四点多,我们终于到了翁牛特旗。

汽车下了高速后,在翁牛特旗七拐八转地开进了一条长长的胡同里。

我看着肖瑶越开越远,逐渐远离了公路,就疑惑地问道:“瑶瑶,咱们怎么开进了这么个地方?”

肖瑶并没有回答我的问话,而是不停车地一直把车开到了胡同的尽头,然后把车停住了,自顾自地拉开车门,下了车。

崔阿姨跟我都很迷糊,不知道肖瑶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。

紧接着我们两个也跟着肖瑶来到车下。

等到我们两个一起下来后,站在肖瑶身旁,顺着她的视线看去,原来肖瑶带我们来的这里很不一般。

面前的建筑,不是别的,是一座庄严素雅的佛堂,一座香火旺盛的小佛堂。

佛堂不大,但是院子里的香炉里燃烧的数不清的香烛,向我们几个人诉说着这里一定是无数迷茫灵魂的皈依之所。

肖瑶下了车后,摘掉了自己的墨镜扔到车座上。

然后自顾自地一步跨进了门槛,紧接着来到香炉前面的蒲团前面,先是默默地低头作起揖来,紧接着扑通跪了下去,给面前的佛堂磕了三个头。

看到肖瑶不经意间跪拜后,我更加迷茫地不知所以然。

就在我想过去询问她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,从佛堂东侧的偏房里走出来一位头戴素帽,身穿素服,胸前悬挂一串佛珠的女居士。

大约五十来岁的女居士,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,让我不禁为之动容。

难道这位女居士是肖瑶的亲戚?我突然间猜想到。

事实证明是我错了,但是我又对了。

只见女居士来到肖瑶身旁,把她搀扶起来后,双手合十,念了句:阿弥陀佛!

然后女居士微笑着问道:“肖姑娘,难道你已经彻底走出了悲痛,想回来请你父母回家了吗?”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